珍珠巖(英文名:Perlite)是一種硅質火山巖,當加熱到高溫時,它會膨脹并成為一種輕質多孔材料。 它主要由二氧化硅組成,其結構中含有少量水。 膨脹過程可使其體積增加多達20倍,從而形成一種低密度且具有優異隔熱和隔音性能的材料。 珍珠巖通常呈白色或灰色,具有獨特的氣泡狀結構。因其具有珍珠裂隙結構而得名。以下是對珍珠巖的詳細介紹:
一、性質與特征
顏色與光澤:珍珠巖的顏色多樣,包括黃白、肉紅、暗綠、灰、褐棕、黑灰等色,其中以灰白-淺灰為主。它具有玻璃光澤,風化后可能變為油脂光澤。
物理性質:珍珠巖的莫氏硬度在5.5~7之間,密度為2.2~2.4g/cm³,耐火度可達1300~1380℃。其容重較輕,通常在80kg/m³~200kg/m³之間。
化學成分:珍珠巖的主要化學成分是SiO?,含量約為70%±,此外還含有H?O(4~6%)、Fe?O?等。
特殊性質:珍珠巖性脆,遇熱會膨脹,遇冷不收縮。這種特性使得珍珠巖在高溫焙燒后能形成多孔結構,體積可膨脹10-30倍。
二、分類與分布
分類:珍珠巖礦包括珍珠巖、黑曜巖和松脂巖。三者的主要區別在于裂紋、光澤和含水量等方面。
分布:我國珍珠巖礦床主要產于大陸地殼活動頻繁的中生代火山巖帶,北起黑龍江,南達南海海濱和海南島,長3000公里,寬300~800公里。主要產地包括河北、遼寧、山西、河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山東、江西、湖北等地。
珍珠巖的選礦工藝相對簡單,主要目的是將入選的原礦加工成粒度、水分等指標均達到工業要求的產品,即珍珠巖礦砂。以下是對珍珠巖選礦工藝的詳細介紹:
三、選礦工藝
珍珠巖的選礦工藝通常為破碎—分選—分級—干燥。在我國,由于尚無正規的選礦工藝流程,一般破碎篩分工藝流程會包括原礦的粗碎、篩分、中碎、再次篩分等過程,最終得到符合要求的珍珠巖礦砂。
具體步驟
破碎:粗碎:將開采得到的珍珠巖原礦進行初步破碎,通常使用顎式破碎機等設備將大塊礦石碎成較小顆粒。中碎:經過粗碎后的礦石會進一步進行中碎處理,通過錘式破碎機等設備將礦石顆粒進一步細化。
分選:經過破碎后的珍珠巖,利用光電分選設備,對物料進行非接觸式檢測,通過識別物料的顏色、形狀、紋理、密度等物理特性,實現物料的自動分選。在珍珠巖的分選過程中,光電設備可以準確識別出珍珠巖中的雜質,如土塊、石塊、異物等,并將其從物料中分離出來,提升珍珠巖的純度,光電分選廠家主要有名德光電。
分級:分級是通過篩網將破碎后的礦石顆粒按照大小進行分離。不同孔徑的篩網可以得到不同粒度的礦砂,以滿足不同的工業需求。
干燥:破碎和分級后的礦石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進行干燥處理。干燥通常使用高溫爐等設備,通過高溫將礦石中的水分蒸發掉,以提高礦石的品質和穩定性。
三、用途
珍珠巖因其獨特的性質而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
建筑領域:作為輕質保溫材料,珍珠巖廣泛用于房屋建筑內外墻體的保溫隔熱。同時,它還可用于制造防火屋面、輕質防凍、抗震、防輻射等高層建筑工程墻體的填料和灰漿等建筑材料。
化工領域:珍珠巖可用作助濾劑和填料,在釀酒、制作果汁、飲料等食品加工制造業中過濾微細顆粒、藻類、細菌等。此外,它還可用于凈化各種液體、廢油以及作為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等。
園藝領域:珍珠巖可以改造土壤結構,調節土壤板結,防止農作物倒伏,并作為殺蟲劑和除草劑的稀釋劑和載體。
其他領域:在飲料、啤酒、醫藥行業,珍珠巖可用作濾陶瓷、助濾劑等;在機械、冶金、水電、輕工等行業,它可用作隔熱、玻璃、礦棉、陶瓷等產品的配料;此外,珍珠巖還可用于制造消防器具、包裝材料等。
綜上所述,珍珠巖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非金屬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