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鎂礦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料,是生產電熔鎂砂的核心資源。電熔鎂砂憑借其高熔點、耐腐蝕、絕緣性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冶金、建材、化工及新能源等領域。然而,傳統選礦工藝存在效率低、資源浪費大、產品品質不穩定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產業價值提升。在這一背景下,名德光電研發的人工智能分選機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對原礦的精準分選,推動菱鎂礦資源向電熔鎂產業鏈的高效轉化,助力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的雙重突破。
一、傳統選礦困境:資源浪費與價值流失
傳統菱鎂礦選礦多依賴人工分揀或簡單物理篩選,面臨三大核心問題:
原礦品位波動大:天然菱鎂礦常伴生滑石、白云石等雜質,礦石成分復雜,手工分選難以精準剔除低品位礦石。
次礦利用率低:傳統工藝僅能分離出部分高品位礦石,大量中低品位礦石被廢棄,造成資源浪費。
成本與環保壓力:低效分選導致后續煅燒能耗增加,廢渣處理成本攀升,不符合綠色生產趨勢。
這些問題直接導致電熔鎂砂生產成本高、產品附加值受限,企業難以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二、人工智能分選技術:破解選礦效率與精度的雙重難題
名德光電自主研發的AI智能分選機,通過融合深度學習、高光譜成像與智能控制技術,構建了一套“感知-分析-執行”的閉環分選系統,實現從原礦到成品的全流程優化。
核心技術突破
高精度礦石識別:
采用高光譜相機與高靈敏傳感器,實時采集礦石表面多維度特征,精準識別菱鎂與伴生次礦。
深度學習算法通過海量礦石樣本訓練,可動態優化分選模型,適應不同礦區礦石特性。
智能分級決策:
基于礦石品位、雜質分布、目標產品需求等參數,系統自動將原礦劃分為電熔鎂精礦、次礦及廢料,實現資源梯級利用。
高效執行系統:
供料、識別、分選多步驟協同作業,可分選5-150mm顆粒原礦,分選產量從10到100噸/小時,識別精度可達98%以上,遠超人工分選效率。
應用價值凸顯
提升原礦利用率:精礦產出率提高20%-30%,次礦可作為輕燒鎂粉原料,廢料率降低至5%以下。
優化生產成本:煅燒環節能耗減少15%,電熔鎂砂產品品質穩定性提升,可大幅度提升高端訂單占比。
綠色低碳轉型:減少尾礦堆積與碳排放,符合“雙碳”政策導向。
名德光電AI分選機的應用,正在重塑電熔鎂產業鏈的價值分配邏輯:
上游資源增值:礦山企業通過分選技術將原礦分級銷售,低品位礦石從“負擔”變為“利潤增長點”。
中游生產提效:電熔鎂砂企業以高純度精礦為原料,減少煅燒工藝調整頻次,單爐產能提升10%-15%。
下游市場拓展:高純度電熔鎂砂可滿足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電池隔熱材料等高端領域需求,產品溢價空間顯著擴大。
以大型鎂業礦企為例,若引入AI分選機后,其電熔鎂砂優級品率可從78%提升至94%,次礦通過深加工轉化為輕質碳酸鎂產品,年新增利潤超3000萬元。
四、未來展望:智能化引領行業新生態
隨著工業4.0與“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分選技術將成為菱鎂礦資源高效開發的核心引擎。名德光電正進一步探索AI選礦設備的創新場景,推動選礦環節與電熔鎂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協同。通過技術迭代與生態共建,推動我國鎂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實現從“規模領先”到“質量領跑”的跨越。
從礦山到終端產品,人工智能分選技術正在為傳統資源型產業注入新動能。名德光電以技術創新為支點,撬動菱鎂礦資源價值最大化,不僅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推動了行業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轉型,為中國制造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