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份啟動收購國家能源集團部分資產的工作后,中國神華于6月25日晚間發布公告,揭曉收購標的為內蒙古大雁礦業集團和國家能源集團杭錦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據初步測算,本次收購后將新增煤炭產能規模超過2070萬噸/年,可采儲量約13.3億噸。此次收購的目的是為進一步推動減少和解決同業競爭。今年4月29日,中國神華發布公告稱,決定啟動收購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部分資產的工作,約定收購范圍為國家能源集團下屬若干生產煤礦、在建煤礦公司的股權。
7月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滿足相關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從公告來看,我國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依據對外貿易法和海關法,做到了有法可依,其次,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許多國家都出臺過出口管制的相關條令。如美國政府即將采取的“禁止英偉達等芯片制造商在事先未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向中國和其他相關國家的客戶出口芯片”;荷蘭政府針對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的禁令等。因此,中國的禁令也不必大驚小怪。
中國此次實施管控的“鎵、鍺”屬于中國優勢資源!在半導體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其中,鎵更是被稱為“半導體工業新糧食”,鍺也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之一。
據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網站,7月5日,華友鈷業位于津巴布韋的前景鋰礦Arcadia鋰礦開發項目舉行了投產儀式,駐津巴布韋大使周鼎與津總統姆南加古瓦共同出席中資企業并致辭。
2021年12月,開始“海外尋鋰”大幕的華友鈷業以4.22億美元收購前景鋰礦100%股權及相關債權,取得Arcadia鋰礦項目權益,并于2022年4月完成股權交割。
根據前景鋰礦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10月,該項目標準資源量為7270萬噸,氧化鋰品位1.06%,氧化鋰金屬量77萬噸(碳酸鋰當量190萬噸),其中儲量4230萬噸,氧化鋰品位1.19%,氧化鋰金屬量50.4萬噸(碳酸鋰當量124萬噸)。
城口發現亞洲最大鋇礦,已探明儲量達1.2億噸
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7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獲悉,城口縣發現亞洲最大鋇礦,已探明儲量達1.2億噸。該鋇礦典型礦床地位于城口縣巴山鎮,因此也被稱為“巴山鋇礦”。
據介紹,鋇主要來自毒重石和重晶石,形成毒重石礦的自然條件極為苛刻,毒重石礦床在世界范圍內也很罕見。城口縣地質結構復雜,具備形成毒重石的地質條件,其礦床規模大、礦石品質高,是我國重要的毒重石礦資源基地。
西澳州弗雷澤南取得稀土新發現
金鷹(Metal Hawk)公司宣布,其在西澳州埃斯佩蘭薩附近的弗雷澤南(Fraser South)項目取得一個新稀土發現。
5月底,金鷹公司開始弗雷澤南項目鉆探,首次鉆探就取得顯著發現,腐殖質粘土中總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高達0.412%。
主要樣品分析結果顯示,從16米深處開始見礦26米,TREO品位0.1526%,其中包括8米厚、品位0.3101%的礦化。
在36米深處見礦13米,TREO品位0.1202%,其中包括5米厚、品位0.2298%的礦化。
智利:2035年全球鋰需求量約達383萬噸
智利銅業委員會(Cochilco)近日公布題為《鋰市場:近期發展和2035年預測》的研究報告指出,主要受汽車行業鋰離子電池消費量增長的推動,2035年全球鋰需求量將約達383萬噸,為目前需求量的5倍;得益于鋰礦新項目的落地實施,預計2035年全球碳酸鋰產量將約達243萬噸。
報告稱,智利擁有全球36%的鋰儲量,其產量占比全球的34%。僅2022年,智利鋰產值對該國GDP貢獻率為3%,鋰出口占總出口比重為8%。預計2035年智利鋰產量將翻番,達33.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