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智能化已成為未來全球工業升級轉型的戰略方向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主旋律,也是工業領域如制造、電力、油氣和礦山等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放眼世界,歐美主要工業國家均出臺國家頂層戰略,加快推進工業智能化轉型,強化工業核心競爭力,構筑新競爭優勢。制造業轉型不僅旨在復興傳統工業, 更是在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融合,構建新型工業生態系統,推動工業領域的全面升級。
回顧過去十年,我國的工業智能化戰略始終圍繞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目標,通過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積極推動工業智能化進程。政府制定了詳盡的發展規劃,通過政策指引,支持各地建立工 業智能化示范區和示范場景。同時注重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的全方位推進,通過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包括財政激勵、技術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等,形成了一個系統化的推進機制。此外各地政府和企業積極參與,推動了一大批智能化項目的落地,為其它地區和行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2015年和2016年,中國分別提出了“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建設目標。
2017年7月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 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
2021年12月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在2025年之 前,制造行業智能化升級成效顯著,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基礎支撐更加堅實。
2022年8月 ,科技部發布《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提出構建全鏈條、全過程 的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生態。
2022年12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工業智能白皮書》,提出了面向工業全環節的三種核心應用模式。
2023年5月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了《智能制造成熟度指數報告》,表明2022年我國37%的制造 業企業達到智能制造成熟度二級及以上水平。
2024年3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強明確指出要深入推進數字 經濟創新發展,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
我國礦山行業已進入智能化發展新進程
我國正在推動工業智能化,礦山行業作為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工業中占據著重要地 位,并且作為工業智能化的先行者,起著引領作用。“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資源的特征,煤炭產量占礦產資源開采總量的85%以 上,2023年我國原煤產量47.1億噸,煤炭消費量增長5.6%,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55.3%。煤炭資源成熟可靠、價格低廉等優勢,決定了煤炭是我國能源體系的支柱。煤礦行業屬于特殊高危行業,具有生產環境復雜、 作業場景多樣、裝備資產厚重、知識經驗豐富等特點,尤其是生產環節面臨水、火、頂板、 瓦斯、煤塵五大災害威脅,安全生產壓力大。
礦山行業在實現提效、增安、少人無人的路上 經歷了四個階段: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 智能化。
階段一:機械化
礦山機械化是指在礦山生產過程中使用各種機械設備進行作業,通過控制電氣 化,并由人工進行決策和執行,逐步提高礦山生產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勞 動強度和成本。
階段二:自動化
礦山自動化是在礦山機械化基礎上,通過應用自動化技術實現礦山生產的自動化 控制和管理。礦山自動化的基本要素包括多機聯動、機電一體化等,從而提高生 產效率和安全性。
階段三:信息化
礦山信息化是指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對礦山生產、管理、決策等各個環節進行數字 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包括生產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分析和應用等。礦山信息化的應用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遠程控制、自動化調度等,在 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促進礦山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階段四:智能化
礦山智能化是在礦山自動化和信息化基礎上,通過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 算等先進技術實現礦山生產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智能分析、智能決策、主動預 防、預測性維護等,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安全性,促進礦 山生產的智能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