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催新綠,綠化正當時。4月以來,在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的采煤沉陷區和復墾區,一場聲勢浩大的以春季造林計劃為龍頭的綠化建設工程正如火如荼展開。
而去年在煤礦沉陷區上種植的上萬畝玫瑰、大果沙棘黃芪、甘草,以及建設的以道路生態廊道為核心的混交林帶和以固沙保水為主的沙地柏景觀帶,已經綠意萌動,解鎖著浪漫的春天。
“伊金霍洛旗作為全國第三大產煤縣和國家重要的能源戰略基地,近年來,將綠色礦山建設與生態產業相融合,利用煤礦大量的沉陷區和復墾區以及礦井水資源,因地制宜做好礦業綠色升級發展、高質量發展,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架設一條實踐的橋梁,探索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打造出了永續發展的真正的‘金山銀山’。”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礦山生態修復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伊金霍洛旗生態綠化建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武瑞說。
圖為礦區一角
將礦業綠色發展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
作為國家“兩屏三帶”安全格局的關鍵地帶,伊金霍洛旗的生態建設狀況不僅關系到當地各族群眾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全區及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
同時,位于鄂爾多斯市中南部的伊金霍洛旗,又是國家重要的能源戰略基地。全旗總面積5600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約560億噸,現有現代化煤礦72座,全旗煤炭產量穩定在2億噸左右,是全國第三大產煤縣。經過近30年規模化開采,該旗現已形成井工煤礦采煤沉陷區58塊,面積約332平方公里;露天煤礦復墾區面積約60平方公里。隨著煤炭資源持續開采,煤礦采煤沉陷區和復墾區仍以每年約20平方公里的面積持續擴展。全旗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土地復墾工作越來越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和難點,嚴重影響著礦山生態環境和礦山可持續發展。
“礦業綠色發展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建設的一部分,必須要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把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礦業發展與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有效銜接、有機結合,才能確保礦業行業永續發展。”伊金霍洛旗深諳此理。
他們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礦山企業意見基礎上,創新綠色發展規劃建設思路,通過委托權威院所、行業領軍專家,組織編制完成了全國首個旗縣級山(沙)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與綠色發展規劃。以《伊金霍洛旗山(沙)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與綠色發展規劃(2019-2035年)》為統領,將綠色礦山建設及綜合治理中所涉及的水利項目、農牧業項目、林草項目、環保項目、景觀旅游項目、智慧信息項目等進行全盤謀劃、重點打造。
“伊金霍洛旗煤炭資源富集,但隨著煤炭資源持續規模化開采,東部地區已經出現資源枯竭的跡象。近年來,我們把綠色礦山建設與山(沙)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及早植入新的生態產業,因地制宜做好礦業綠色升級發展、高質量發展”武瑞介紹。
把綠色礦山建設作為系統體系建設整體推進
綠色礦山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一環,不僅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強力推動,也需要礦山企業、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協同推進。
“綠色礦山建設包括生態、環保、產業、智能等很多方面,涉及范圍廣,需要全面推進,久久為功。”武瑞話鋒一轉,“伊金霍洛旗煤礦企業眾多,各種企業性質都有,每個礦山對綠色礦山的認知不一樣,建設綠色礦山的思路、方法、模式也不盡相同,這些無疑增加了當地整體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難度。”
伊金霍洛旗黨委、政府主動承擔起了綠色礦山建設的第一責任,籌劃成立了伊金霍洛旗生態綠化建設委員會,統籌全旗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同時,他們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并加強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督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形成綠色礦山建設的“合力”。
伊金霍洛旗還創新綠色礦山綜合治理管理機制,按照“一張藍圖、一把尺子”的思路,即全旗綠色礦山綜合治理項目統一規劃設計、統一竣工驗收,形成了基金共管、政府引導、企業實施的管理機制,保證高質量、高標準實現綠色礦山綜合治理目標。
“通過近幾年全旗綠色礦山建設項目的宣傳引導、規劃設計、組織實施及竣工驗收工作,礦山企業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增強,綠色礦山建設項目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武瑞說。
把環保生態產業智能文明貫穿綠色礦山全過程
伊金霍洛旗在準確把握綠色礦山精神實質的基礎上,通過集思廣益,確立了“環保是基礎、生態是重點、產業是關鍵、智能化是方向、綠色文明是目標”的綠色礦山建設思路。
綠色礦山建設,環保是基礎。他們在已完成的《伊金霍洛旗生態環境綜合修復總體規劃》《伊金霍洛旗綠色礦山建設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1-2030》的基礎上,積極深化環保項目的落地實施。按照“水上山、矸石下坑”的整體思路,他們開展煤矸石、疏干水資源再利用的探索實踐。在煤矸石利用方面,他們創新大宗固體廢棄物的利用模式,拓展大宗固體廢棄物推廣應用渠道,減少固體廢棄物填埋量,緩解排矸場存放壓力;在疏干水利用方面,在對疏干水分析化驗的基礎上突破水處理技術瓶頸,采用活性炭磁化固化技術,總體提升疏干水利用率;在節能減排方面,積極開展煤礦潤滑油污染治理與井下CO危害人身治理的技術推廣工作。
“伊金霍洛旗綠色礦山建設按照‘一礦一策’的原則,根據每一個煤礦的實際情況做總體規劃、具體部署,分步實施,分年度逐年推進。全旗礦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工程總體投資約89.2億元,主要內容包括煤矸石綜合利用、露天煤礦采坑回填、疏干水井下儲水、疏干水在線監測、大氣污染防治等。”武瑞說。
綠色礦山建設,生態是重點。該旗在2021年春季造林計劃實施的基礎上,2022年全面籌備開展采煤沉陷區和復墾區綠化建設工程,將綠化工程和生態產業相結合,在對生態經濟林充分調研的前提下,對玫瑰、沙棘、中草藥等品種的落地實施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實踐,開始進行大面積推廣;對飼料桑等經濟作物進行了反復論證和考察,在部分地區小面積試種后進行大面積推廣。
“2021年起,我們在神華布爾臺煤礦沉陷區范圍內規劃種植玫瑰7200畝,種植大果沙棘3700畝,建設以黃芪、甘草為主的中草藥1300畝,同時建設以道路生態廊道為核心的混交林帶和以固沙保水為主的沙地柏景觀帶;2022年起,在昊盛石拉烏素煤礦種植飼料桑130畝,種植玫瑰380畝,黃芪100畝,種植紫花苜蓿450畝,打造毛烏素沙地上的一顆生態明珠。”武瑞介紹。
綠色礦山建設,產業是關鍵。面對煤矸石排放量巨大的問題,他們組織相關科技專家在各大型煤礦采樣、檢測、分析的基礎上,研究煤矸石變廢為寶的產業項目落地,生產包括陶粒砂、保水劑、土壤改良劑、微生物肥料等產品。
同時,他們圍繞“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目標,積極推動玫瑰、沙棘、中草藥等經濟作物項目落地實施。中國農科院歷經十幾年培育的一個玫瑰新品種,具有耐鹽堿、耐寒冷、耐干旱、精油產量高等特性,目前除鮮花蕾、鮮花瓣的直接受益外,已形成精油、醬、露、膠囊、片劑、飲料、食品等多種系列產品。
“沙棘不僅具有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還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美容價值、藥用價值,堪稱‘維C之王’,目前已研發出富含黃酮、有機酸、生物堿等活性成分的沙棘籽油、沙棘果油等多種產品。”武瑞說。
該旗還通過與同仁堂、國藥等各大藥廠技術合作,成功試種出蒙古甘草、黃芪、黃芩、紅花、黨參等一系列“人種天養”藥材,為后期中藥材深加工提純萃取及新藥研究提供優質原材料。目前,他們正通過與華南理工大學進行多次現場洽談,研究生態產品植物萃取技術應用項目實施相關事宜。
綠色礦山建設,智能化是方向。針對伊金霍洛旗礦山智能化監管體系缺失的現狀,他們大力推廣應用國產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充分發揮遙感測繪和時空大數據優勢,建設礦區環境監測大數據智慧管理平臺系統,開展國土空間紅線監管、大氣環境監控、碳排放和碳匯能力核算、疏干水排放監測等服務體系,以期全面提高礦山建設治理水平。
作為亞洲最大的煤礦,神東煤礦采用先進5G技術,在可靠、安全、高質量的工業網絡基礎上實現5G+生產及運營的智慧化應用。神東上灣煤礦井下5G+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在8.8米超大采高智能綜采工作面順槽皮帶機巷的成功運行,為最終實現礦井無人值守、安全高效生產的智能化改造升級積累了技術經驗。該系統通過激光掃描定位實現了無人機在無GPS信號、無任何照明和復雜電磁環境下的自主飛行、自主導航和自動避障、自動巡檢。
綠色礦山建設,綠色文明是目標。實現礦區綠色發展,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載體。伊金霍洛旗旗域面積的87%為國家規劃礦區,關乎大多數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他們圍繞“城市經濟”“工礦經濟”,依托國有公司,鞏固拓展“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牧戶”發展模式,搭建“產供銷”一體化服務平臺,帶動農牧民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
“伊金霍洛旗綠色礦山建設的目標不僅是建設環保礦山、生態礦山,為當地群眾留下‘綠水青山’,更重要的是以能源產業發展為基礎,大力發展環保綠色可循環產業,為老百姓打造一片永續發展的‘金山銀山’,走出一條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子。”武瑞表示。
首席記者 王瓊杰
文章來源:礦業界